前兩天,公司來了幾位尊貴的東北客人,帶隊的是鞍山市鐵西區區委書記范丹宇女士。這些年來,承蒙社會各界人士的抬愛,經常會有客人朋友到公司來訪交流,我個人也樂見這樣的“熱鬧”,并且也經常擔當起講解員的角色,一來不辜負這一份份熱忱和誠意,二來我始終注重向來訪者學習,我不能放棄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范丹宇書記的此次造訪,同樣讓我受益匪淺,而讓我尤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主政官員對地方發展的專注。這份專注,不僅僅體現在對招商引資的高度重視上,更體現在對發展認知的深度和廣度上。
從鞍山鐵西區委到湘能楚天電力集團,高德地圖顯示兩地相距2200公里。相隔數千里的造訪,我一方面當然要自豪湘能楚天在新能源領域的品牌積累,能夠進入他們的關注視野,另一方面也必須敬佩他們在招商引資上的決心和格局。
在我們雙方的座談會上,范書記對我們集團情況有相當的了解,很顯然在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她毫不吝惜對集團產品特色、發展思路的贊賞。與此同時,她也重點講到了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從地企協同發展層面賦予未來合作的價值,這一點我高度認同,在二十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據我了解,鐵西區有著非常好的工業條件,尤其是在裝備制造方面,這與我們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裝備制造能夠形成很好的優勢互補,此次范書記也透露,他們也注意到了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空間,所以才有此次的交流訪問,由此看出,他們的思路是清晰的,目標也是非常精準務實,也就是說,發展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精準的目標,這對一個地方發展如此,對一個企業亦然,我們集團始終堅持在新能源領域精耕細作,始終在技術領先方面久久為功,這樣的思路和目標,必須要長期堅持。
此次交流還有個細節,也讓我印象深刻,范書記一行的節奏可謂“馬不停蹄”,在長沙某基地調研后,馬上就趕到我們這里,在我們這里交流后,旋即就打道回府。這樣的快節奏,雖然不算少見,但也著實算是一股清新之風。清新之風的背后,是讓我感受到一個地方主政官員對發展緊迫性的敏銳。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球的各種不確定性以及經濟面持續下行的不利局面,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在我身邊,我深刻感受到許多企業經營者的迷茫,有踟躕不前的,甚至也有對未來失去信心的。客觀來說,地處東北的鐵西,可能面臨的發展壓力并不小,雖然有國家“振興東北”戰略的加持,但現實發展瓶頸一直都存在。不過,在范書記一行人身上,我能感受到他們的信心和決心,在這個時候,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她直言我們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的關鍵期,與企業的合作將大有可為。有信心不代表盲目樂觀,在此次考察中,范書記問的問題非常仔細,包括前期的考察,也絕不是走馬觀花式的,可以看出這種滿滿信心背后的謹慎,或者說嚴謹。
這兩年,我們集團因勢利導,在戰略層面和經營層面的穩打穩扎,業績實現了逆勢飛揚,這也讓我們對新能源領域的未來充滿更多信心,但這也還不是我們毫無顧忌邁開大步的時候,確實要保持謹慎,不能因為步子邁得太大,讓自己傷了元氣。
在離開集團的時候,范書記謙虛地表示,說要回去邀請當地企業來對標學習,我理解為這是她對我們的謬贊,但這也是對我們的激勵。這是鐵西主政官員的第二次來訪,我相信還會有下一次,甚至我們可能還會在鐵西尋求發展的新機遇,那么,在進軍那片熱土之前,我們要持續地把發展視為第一要務,努力修煉強大,不負東北客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