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湖南長沙電池儲能站一期示范工程設計聯絡會召開,標志著湖南省首批電池儲能站示范工程正式啟動。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能源革命,而電池儲能站對解決新能源發電并網、保障電網安全、提高局部地區電能質量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這場能源革命的關鍵支撐技術重。作為新一代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推動湖南“三高四新”戰略落地,電池儲能站就像一個超大容量的“充電寶”,在用電低谷時作為“充電寶”進行電能存儲,在用電高峰時作為發電電源釋放電力,有效填補電力缺口,最大限度保障生產生活用電。同時,電能的大規模存儲和快速釋放功能,能夠填補電網常規控制方法的盲區,實現電能靈活調節和精確控制,對打造高端電網、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具有示范作用。
湖南首批電池儲能站示范工程分別為芙蓉站、 榔梨站、延農站,總功率為6萬千瓦,總容量共計12萬千瓦時。其中芙蓉儲能站為全國單體容量最大并首次采用全室內設計的電池儲能站。該項目投運之后,初步預計可實現用電高峰期提供電量12萬千瓦時/日,可解決將近30萬戶居民生活用電。在電網中主要的作用是參與電網日常調峰,促進新能源消納,參與電網調頻和調壓以及提高電網暫態穩定性等。
該電池儲能電站的商業模式分別為背靠背租賃方式和電池本體租賃模式,背靠背租賃方式的運作模式如下,比如分別為A、B、C三家公司,A公司與B公司簽定關于電費結算協議方式,B公司支付給A公司儲能電站電費,A公司租賃儲能電站給C公司。租賃方式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背靠背租賃方式示意圖
另一種為電池本體租賃模式,電池廠家與湖南電網一起進行電池儲能電站的建設,并提供技術支撐和維護,電網公司提供資金保障,該租賃模式屬國內首例。
2021年10月13日,湖南省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湖南省電化學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以發展電網側獨立儲能為重點,集中規劃建設一批電網側儲能電站,力爭到2023年建成電化學儲能電站150萬千瓦/300萬千瓦時以上。文件提出,建立“新能源+儲能”機制。風電、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應分別按照不低于裝機容量15%和5%比例(儲能時長2小時)配建儲能電站,新增項目(指2021年1月1日后取得建設指標的項目)配建儲能電站應與主體工程同步投產使用,存量項目(指2021年1月1日前取得建設指標的項目)應于2022年底前落實配建儲能容量。對于沒有條件配建儲能電站的項目,可通過市場租賃方式按上述比例落實儲能容量。文件提出,重點推進電網側儲能建設。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以建設大規模集中式共享儲能為主,統籌項目選點,優先在新能源資源富集的地區建設一批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助力實現雙碳目標。